海洋受污染 港人食“膠海鮮“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6/07/06 12:22

最後更新: 2016/07/06 12:22

分享:

分享:

香港人喜歡食海鮮,生蠔、青口、龍蝦無一不歡。但綠色和平翻查文獻發現,超過170種海洋生物體都含有微塑膠,當中每克蠔肉含有0.47粒微塑膠,每隻野青口平均有4.6粒,消費者有可能經進食海鮮而攝入微塑膠,或會因而中毒。

香港教育大學科學與環境學系助理教授霍年亨研究發現,微塑膠為長度少於5毫米的塑膠,而屬於微塑膠的微膠珠常用於磨沙及個人清潔用品中,但綠色和平調查發現,逾8成6受訪者不知道個人護理產品中的柔珠是微膠粒。

綠色和平委託浸大社會科學研究中心,於今年4月至5月間,以電話訪問形式調查了804人。調查發現,近8成受訪者不懂得從產品標籤分辨其是否含有微膠粒成份,近6成5受訪者不知道微膠珠會污染海洋,影響海洋生態,最終影響人體身體健康。

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連佩怡指,微塑膠的實際危害仍在研究階段,難以從表面分辨海鮮是否含有微塑膠。但文獻顯示,微塑膠不易被分解,令魚類魚類的腸臟變形,解低幼魚及浮游生物的精力與能力,相信將對人體造成相同的負面影響。

連指,受訪者平均每周使用含微塑膠的磨砂或柔珠等個人產品4.39次,變相令每年有17600億粒微膠珠被排到海洋,重量相等111架雙層巴士。

綠色和平敦促,化妝品牌應停止在產品中加入微塑膠,可由其天然產品代替;政府應展開立法程序,管制含有微塑膠產品的生產和銷售;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應認清產品標籤上是否含有聚乙烯及聚丙烯。